5.关于环保的总原则
那么,回族文化在维护生态平衡、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主张呢?在这方面,既有一些原则主张,又有很多具体要求。在维护生态平衡、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:人与自然相依为命,和谐相处,共存共荣。
6.关于环保的具体要求
(1)节约资源,禁止浪费
具体要求很多,如对资源的消费要求有所节制,禁止浪费,认为浪费是犯罪。《古兰经》说:“你们应当吃,应当喝,但不要浪费,真主确是不喜欢浪费者。”[10]对于自然资源,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,而且富余时也不能浪费,相传,先知穆罕默德时代,一个人在涛涛的的河边做小净,准备礼拜,他看见这人用水无节制,就批评说:“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”。至于对粮食和其它食物的浪费,更在禁止之列。
(2)禁止乱砍滥伐,乱捕滥杀
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,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。他首先下令将麦加、麦地纳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,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,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。
(3)鼓励植树造林,保护动物
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,号召人们多植树,多造林,绿化、美化、优化环境。先知说:“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,明知明天就要死亡,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”。对生命、对生物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。关于热爱生命,保护生物,先知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“古代有一位先知,被蚂蚁咬了一口,盛怒之下,便下令手下将一窝蚂蚁全部烧死。真主为此告诫他说:‘咬你的只是一只蚂蚁,而被你毁掉的却是一整窝,那一窝蚂蚁在赞颂我’。”
(4)保护动物有回赐,伤害动物有罪
先知借此晓喻人们:“对一只动物之善行同样可贵;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”。他听说有人从鸟巢中抓了几只皱鸟,而母鸟在空中盘旋哀啼,他便问:“是谁抓了幼鸟而使母鸟伤心?”随即命令立即将幼鸟放回原处。他不允许人们把动物捆绑起来,不允许将动物用作练习射击的活靶,不允许捕猎动物,笼养取乐,或以耍弄动物为营生,如街头耍猴,用动物演出等。无论何种动物,若对人畜无伤害的可能,则不能伤害它们。
(5)关于动物的权利
回族文化认为,动物也有不可剥夺的权利,如人们应当向它们提供所必需的饲料和水,即使病、老或闲置无用,也须饲养它们。动物的主人在役使它们时不能使它们超过负荷,过度劳累,也不能把它们约束在有害其健康的地方,不能使其受到同类或者异类动物的伤害。应该细心照料它们,以免受到伤害。屠宰时对它们态度要和善,等动物咽气,肉体冷却后才能开始剥皮、割肉。饲养动物的人有责任为它们准备好休息的场地,供给足够的饮水。在发情季节,为雌雄动物提供相遇的机会。从动物身上挤奶,应考虑母畜对幼畜的喂养的需要,不能使其幼仔受伤害。从蜂窝里取蜂蜜时,不能取尽,要留下适当的部分让蜜蜂自己食用。先知还给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:有一个人在长途旅行中口渴难忍,发现一口井,喜出望外,汲水痛饮,饮毕上路。途中见一条狗卧在路边,急喘气,舔湿土,有干渴状。此人自语,此狗必渴,如同我方才之难忍。他走到井口汲上水来,返回去让狗喝,真主因此赐福于此人。后代的穆斯林法学家收集早期的“圣训”和规章,制定了包括保护动物、森林、树木、牧草、水源等的一系列法律,成为约束穆斯林行为的有力武器。回族文化把保护环境、防止污染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来看待。回族心目中的贵圣穆罕默德郑重其事地指出:“清洁是信仰的一部分。”他非常厌恶污染环境的行为,他说:“三种行为是受诅咒的:在水中、路上和树阴下大小便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1]生态系统是指众多生物的组合,这些生物按照它们的组合永久存在的方式,彼此相互作用并同时与它们周围环境相互影响。
[2]生态平衡是指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,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,相互协调,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,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。
[3]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性,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,以及各种生物群落、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。 (责任编辑:zhoumanxiang)